一说是梵高自杀的麦田。伟川指出有一说法是梵高并非自杀,而是有一小孩误伤他,梵高为保护小孩而承认自杀。这小孩何尝不就是梵高自己的内心?
一个多小时的艺术与福音的分享令人难忘,伟川师母带领我们大家充分领略到梵高画作中一滴水所呈现的内心的风暴,对人世苦难的悲天悯人的心颤。
正巧同一时间读到“小万工”微信公众号推荐的一篇有关怜悯的力作,引用几句重点:
“就连全能的上帝要完成人类的救赎,也必须通过道成肉身的方式。如果没有耶稣的受难,上帝的爱也会显得肤浅和高傲。”
“上帝解决这样的困境,是通过进入的方式。耶稣必须受苦,上帝的爱才是真实的,可敬的、不矫情的。”
“也唯有如此,才不至于像站在街边巷口的法利赛人,他们只能看到违背摩西十诫的耶稣却看不到主日里病人的苦痛。
他们哪怕每日念叨着耶稣的名字,耶稣也终究不认识他们。”
伟川讲道结束后,深受感动的八十岁的冯津牧师发表现场感想,直指一切恩典和怜悯都来自主耶稣基督。并分享他个人见证,18年前老伴病逝,他痛哭求问上帝为何不听他的祷告?
答案是上帝两千年前也没有听祂独生子耶稣的祷告,没有免去耶稣基督上十字架的苦杯 (太26:36-39)。正是耶稣基督代人类的受难,完成了人类的救赎,带给我们恩典和怜悯的大爱。
如同歌里所唱的:因为爱使人活着有希望。
我们还有什么犹豫不能悔改信主得重生,全然仰望为我们受苦的主的呢?
评论已关闭。